2009年3月10日 星期二

領導人的一課

一位領導人令人出乎意外的謙卑,可以為員工創造非常大的尊敬。肚量成就一生的追隨。
EMBA雜誌編輯部/文
二十年前,當美國最大的網路DVD出租公司耐飛力(Netflix)創辦人哈斯汀(Reed Hastings),還是年輕小夥子的時候,曾經在一家三十人左右的新創軟體公司上班。他當時非常賣力工作,常常徹夜加班寫程式。對他來說,夜深人靜特別有生產力,而且沒有人打擾。往往第二天早上,其他同事來上班時,會發現他已經把某個軟體功能搞定了。

當時,他幾乎靠咖啡提神度日,常常喝過的咖啡杯隨手一放,一段時間後,咖啡杯就堆滿了整張電腦桌。堆得越滿,他就越懶得清洗。幸好,每隔一段時間,他早上踏進辦公室時,就會發現所有的杯子洗得乾乾淨淨地,在他的桌上閃閃發亮。「清潔人員終於受不了了。」他想。

一年後的某天早上,他提早來上班,在開車進入停車場時,發現CEO的車子也在。這位CEO是從一家大型公司出來的高階主管。顯然,天還沒亮他就來了。

走進辦公室的走廊,哈斯汀經過茶水間,一眼瞥見水槽旁站著一個人。他沒穿外套、袖子捲得高高的,正在刷洗一大堆充滿污漬的咖啡杯。那是他的CEO。這時,哈斯汀忽然閃過一個念頭:那該不會是我的杯子吧?

然後他才知道,很可能過去這一年來,都是他的CEO,而不是清潔人員,偷偷地為他洗了這些杯子。一陣尷尬、愧疚、羞恥的感覺浮上來。

「你為什麼要幫我洗杯子?」他結結巴巴地說。

「喔,你工作這麼賣力,為我們做了這麼多事情,」CEO回答,「這是我所能想到我唯一能為你做的事。」

哈斯汀太震撼了。他學到了一課:一位領導人令人出乎意外的謙卑,可以為員工創造非常大的尊敬。接下來的一年,哈斯汀比之前更賣力工作。「如果可能,我可以為他穿越任何一道牆。」他說。

哈斯汀最近在財星雜誌網站上,分享了領導的這一課。

EMBA雜誌電子報2009/02/23

2009年2月26日 星期四

不裁員,還能怎麼辦?

處於不景氣,談到裁員,真的讓人一個頭兩個大。萬一景氣比預期提早回春,過量的裁員可能釀成大災難,公司一時變得人手不足。相反地,如果裁員人數不足,而不景氣又持續深不見底,公司的營收利潤將不斷滴血。而且,無論是上述那一種情況,都很可能影響到員工的士氣。
如果裁員不見得是最理想的選擇,那麼公司還有哪些可能的替代做法?沃頓商學院沃頓在線網路週刊(Knowledge@Wharton)指出,公司可以徵求自願退休的員工、減薪、凍結人事,或者請員工休無薪假。
二○○一年,當網路泡沫破滅時,思科(Cisco Systems)就曾端出因應做法,請員工暫時休息,但仍然可以支領三分之一的薪水。思科因而節省了支出,也留住了人才。
沃頓商學院教授卡培利(Peter Cappelli)指出,有些公司擔心,如果以減薪或減少工時的做法取代裁員,公司最好的人才會因而出走。事實上,不景氣時並沒有很多公司在徵才,人才出走的機會不見得很多。此外,員工為了避免同事被裁員,因而願意犧牲,甚至在某些公司,這種做法還會進一步鼓舞士氣,使大家有相濡以沫的革命情感。
卡培利做下結論:「如果公司可以選擇要減薪一○%,或裁員一○%,你怎麼可能選後者?」
Peoplelink Staffing顧問公司的風險管理部門,就沒有選擇後者。面對不景氣,該部門的員工主動提出週休二日以上,以避免部門進行裁員,結果部門的專案不因負責員工離職而被打斷,也留住了公司在每位員工身上的長期投資。風險管理部門的主管認為這個做法很成功,已經推薦給公司的其他部門。
同樣選擇不裁員的,還有農業機械製造公司百萬伏特(Megavolt)。去年十月,該公司開始施行每週上班三天、每天上班十小時的做法,以因應不景氣。這個做法一方面每週減少了十小時的工時,讓員工有資格申請州政府的失業補助,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合法領取失業補助的同時,有完整空下來的兩天,以尋找其他的兼差工作,既幫助公司,也幫助員工度過難關。 裁員是對公司和員工影響重大的一件事,而且沒有簡單容易的做法。公司在思考要不要裁員時,必須平衡「怎麼做對員工最好?」,以及「公司如何能夠成功生存下去?」

2009年2月23日 星期一

通膨再起??先關心通縮吧!

最近全球市場關注的焦點都在美國國會表決第二波紓困方案,以及第一次紓困方案TARP(Troubled Asset Relief Program)的第二部份餘款3500億美元的動用計劃內容。如同過去一樣,股市在計劃公佈前都給予高度期待而上漲,但公佈後卻都利多出盡而大幅拉回。
我們要強調的是,無論是財政政策或貨幣政策刺激經濟的真正效果要出來,通常是曠日費時,絕非一蹴可幾,政策通過通常只是信心面的激勵,而非實質經濟就此好轉,因為變數還很多,包括執行速度跟規模足夠與否等都是問題。不過,有總比沒有好。
先撇開政策效果優劣不談,這次要跟各位分享的主題是,在紓困方案討論的過程中,市場比較忽略的衍生性問題,亦即大家擔心美國紓困方案規模不斷擴大,政府財政赤字與發債量不斷增加,而且各國政府都拼命砸錢救經濟,這麼大的貨幣供給量終將使通膨的巨獸再度吞食整個經濟,此也是最近公債殖利率上彈的主要兩個原因(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上揚近1%)。
其實個人認為在擔心通膨之前,應該先關心通縮吧。
1.失業惡化,消費急劇萎縮
就現象而言,各位最近已明顯感受到景氣惡化的衝擊,每天的焦點新聞就是那家公司又實施無薪假,那家公司又裁員。當然不是所有人的消費力都受到影響,但是大部份的人在實際消費前,思考的時間或態度都已不若先前阿莎力,這已是不可否認的事實。而且這不是單純台灣特有的現象,而是全球都如此。
過去10年,美國個人所得平均每月增加5.1%,去年12月已降至1.4%;個人消費支出平均每月成長5.5%,去年12月已降至-1.1%,是1961年該數字有統計以來的首次負成長。
個人實質消費支出(去除物價影響) 平均每月成長3.1%,去年12月已降至-1.7%,已連續5個月出現負成長,並且是1991年2月以來再度出現負成長。
這些數字都足以證明這次經濟惡化的嚴重性絕非尋常,不要簡單套用過去二、三十年的經驗來作為判斷依據。景氣是否真正復甦的最終關鍵,簡單而言就是就業與消費。
記得在前幾次的文章中就已不斷跟各位重述「關鍵在消費」。試想當消費急劇萎縮,企業產品無處消化以致虧損,裁員潮不斷發生,失業又導致消費進一步惡化,藉由產品降價來刺激買氣,企業更無利潤可言,…裁員…消費緊縮…...一路惡性循環。如果真的落到如此下場,各位可以自行去判斷通膨是否真的會來?
2.貨幣供給大幅增加,但貨幣乘數效果卻急劇萎縮
就理論而言(對不起,客倌,可能不免要提一些專業性的理論來證明我們的專業,但會儘量講得淺顯易懂……),費雪貨幣數量學說的核心,就是物價與貨幣供給量兩者呈正向關係,亦即貨幣供給越多,市場上的錢越多,追逐同樣固定數量的商品時,物價上揚的速度就越快。這就是為何各國央行不斷降息、砸錢,增加貨幣供給以預防通貨緊縮(物價走跌)的主要原因。
但貨幣供給量只是控制物價的要素之一,更重要的關鍵在於「貨幣流通速度」,亦即錢滾的越快,透過貨幣乘數效果所創造出的貨幣量越多,物價上漲的速度就越快。(註:貨幣乘數=貨幣供給量/貨幣基數,貨幣乘數指的是民眾將錢存在銀行,銀行將錢貸放出去,企業賺到或收到這些錢,再把它回存銀行,銀行再貸放出去,企業、個人再回存銀行,如此存款與放款週而復始的運行,會使貨幣創造倍數的擴張效果;貨幣基數=通貨+銀行準備金)
我們來看一下實際的情況。最近美國貨幣供給量M1或M2都大幅成長,多數分析師認為這將導致美國最終將產生嚴重的通貨膨脹。就長期而言,當然百分之百同意他們的論點,但絕非現在,也絕非短期或未來1~2年內可以看到,關鍵就在我們所說的貨幣流通速度。
我們發現,最近各國貨幣供給量明顯成長,但主要多是各國央行挹注大量資金至金融體系,以防止銀行流動性出現問題的結果。所以我們看到貨幣基數(銀行準備金大幅提高)及貨幣供給量都大幅增加,但是當我們利用兩者去計算貨幣乘數時(貨幣乘數=貨幣供給量/貨幣基數),卻發現該數字大幅度降至1959年有統計以來的最低水準,而且看來還在持續惡化中。
這代表的是,雖然各國央行及政府砸了大錢到市場上,但只是防止銀行出現流動性問題而倒閉,市場資金卻不流動。存款戶緊抱存款而不消費,銀行不敢放款,企業因景氣欠佳不願借錢投資,整個貨幣信用創造機制陷於停頓,貨幣流動速度逐漸變慢或停止。如果通膨會立刻反撲,那還真是神奇呢!不產生通縮,就已經是上帝保祐了!

成功溝通的三個步驟

要想溝通不良,真是再簡單不過了。
以前有問董事長曾做過一個有趣的比喻:「如果兩個住在隔壁的少年有事要商量,他們只需走過草坪講幾句就弄清楚了。可是如果這兩位少年是屬於公司的不同部門,那就有趣了。一位少年會先告訴他哥哥,他哥哥去告訴他媽媽,他媽媽再告訴他爸爸,他爸爸走到隔壁告訴另一位父親,隔壁那位少年的爸爸就會告訴他媽媽,最後隔壁少年終於得到了那個訊息,可是他想:『隔壁那傢伙到底想跟我說什麼呢?』」
現在越來越多的人,開始重視良好溝通的重要性。有能力作有效溝通的人才能真正的激勵別人,也才能將好點子轉化為行動,這也是所有成就的基石。
有效的溝通,就理論上講,實在不複雜。我們每個人每天都在跟別人溝通,而且是從小就一直在作的一件事,起碼我們大家都如此以為。可是真正有效的溝通實在不可多得。要想學會有效溝通,並沒有什麼真正的秘訣,只有幾點最基本的觀念。


以下是成功溝通的三個基本步驟:
1.視溝通為第一要務。

2.對別人保持開放的態度。

3.創造接納的溝通氣氛。


不論你在工作時多麼分秒必爭,你絕對必須要保留溝通的時間。再高明的主意,若無法得到別人的認同與執行,仍然是一文不值的。我們可以利用開會、與同事面對面討論、與他一起經過走廊時、飲水機旁、餐廳用餐的時候,都可以用來溝通。重要的是,溝通永不終止。

2009年2月22日 星期日

美好的境界

以美好的心,欣賞週遭的事物
以真誠的心,對待每一個人
以負責的心,做好份內的事
以謙虛的心,檢討自己的錯誤
以愉悅的心,幫助需幫的人
以不變的心,堅持正確的理念
以寛閱的心,包容對不起你的人
以感恩的心,感謝所擁有的一切
以無私的心,傳承成功的經驗
以平常的心,接受己經發生的事實
以放下的心,面對最難以割捨的事

會長的話

勤益科技大學工管系成立迄今,一直缺乏一個系友與學校與老師及彼此之間的溝通平台,幾十餘年來畢業系友日增,且在社會上也都有很好的成就,近來外在環境非常不景氣,單打獨鬥已不足以應付社會競爭之需要,對於系友彼此或與學校之間的交流互動需求日益迫切,我們希望學校能建立一個溝通平台,作為未來系友彼此之間的聯繫,溝通,互助之管道,且此平台亦可提供系友與學校老師之間的溝通,和學弟妹之互動,對於促進本系之團結,一定有極大之幫助。 
系友會的組成,為的是結合畢業系友支援母系的發展運作。這個任務在社會工作教育環境萬變的年頭,顯得格外地重要。最重要的事要成立一個會,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如須維持,更須每位系友的熱忱參與及支持。
而本會成立以聯絡系友感情,協助系上推廣與系友相關事務,交換理論實務心得,協助會員發展,協助系務發展為宗旨,絕對非以營利為目的
親愛的系友們,因為有緣才能相聚,因為有緣才能同班、同系、同校。
讓我們透過系友會的活動可以看看孕育我們的母系、指導過的教授、尋找失聯的同學。讓我們珍惜這難得的因緣際會, 讓我們都能盡心投入與奉獻, 因為百年後,這些都將成為美好的回憶。

學會承擔

有一位心地非常謙虛的主管跑來向我遞辭呈,我大吃一驚,因為這位他是一位完全以部屬為重的人,以每年公司分紅為例,他總是將自己的一份轉給部屬。失去他,將會是一個公司的大損失,每年的考績都顯示他很受部屬的支持。
我詢問原因,繞了個大圈子後,他很委婉的說出離職的原因。原因是他有一位能力很強的副手,但因為他曾對這位副手的某些企劃案提出一些不同意見,可是副手卻不見得完全認同他的看法,以致於他觀察到副手有些悶悶不樂的行為。
顯然,這位主管想離開,因為將心比心,他不忍看到副手有志難伸,所以他想空出位置來讓副手有自己揮灑的空間,避免自己成為別人的障礙。了解後,我找來那位副手,並告知他的主管要離開的事,並詢問他是否知道主管離開的理由,他說他不清楚。
為了避免給副手太直接的衝擊,我先跟他分享一個故事。故事描述,有間廟宇,被蓋在一座大湖中央,大湖一望無際,廟中供奉著傳說中菩薩戴過的佛珠鍊子,廟裡只有一艘小舟供和尚出外補給用,外人無路接近,把佛珠鍊子放在湖中廟,更顯現佛珠鍊子的珍貴與安全。
廟裡,住著一位老師父,帶著另外幾位年紀較輕的和尚修行,和尚們都期望能在這個山清水秀的靈境中,加上菩薩鍊子的庇佑下,早日修道完成。這幾位和尚潛心修練,直到有一天老師父召集他們說:「菩薩鍊子不見了!」
和尚們都不敢置信,因為廟中唯一的門二十四小時都會由這幾位和尚輪流看守,外人根本進不來,佛珠鍊子不可能不見,和尚們議論紛紛,因為他們都從和尚變成嫌犯。
老師父安慰這群和尚,說他並不在意這件事情,只要拿的人能夠承認犯錯,然後好好珍惜這串佛珠鍊子,老師父願意將鍊子送給喜歡的人。所以老師父給他們七天靜思。
第一天沒有人承認,第二天也沒有,但是原來互敬共處的和尚們,因為多了猜疑,彼此間已不再交談,令人窒息的氣氛一直持續到第七天,還是沒有人站出來。
老師父見沒有人承認便說:「很高興各位都認為自己是清白的,表示你們的定力已夠,佛珠鍊子不曾誘惑得了你,明天早上你們就可以離開這裡了,修行可以告一段落了。」
隔天早上,為了表示自己的清白,和尚們一大早就背著行囊,準備搭舟離開,只剩一個雙眼失明的瞎和尚依然在菩薩面前唸經,眾和尚心中鬆了一口氣,因為終於有人承認拿了鍊子,讓冤情大白。老師父一一向無辜的和尚道別後,轉身詢問瞎和尚:「你為什麼不離開?鍊子是你拿的嗎?」
瞎和尚回答:「佛珠掉了,佛心還在,我為修養佛心而來!」
「既然沒拿,為何留下來承擔所有的懷疑,讓別人誤會是你拿的?」師父問到。
瞎和尚回答:「過去七天中,懷疑很傷人心,自己的心,還有別人的心,需要有人先承擔才能化解懷疑。」
老師父從袈裟中拿出傳說中的佛珠鍊子,戴在瞎和尚的頸子上:「鍊子還在,只有你學會了承擔!」
說到這邊,我把主管離職原因告訴了他,並提醒他:「你還沒學會承擔,因為別人心中有你,而你心中只有自己。」